【推荐者语】一纸家书,跨越天山与沂蒙的五千公里;一块“光荣牌”,传承三代人的家国情怀。王坤乾同志的家书,既是父亲对戍边儿子的叮咛,更是一名老兵对新时代军人的期许,字里行间满是沂蒙精神的基因密码与国防传承的滚烫温度。
从曾祖父的支前扁担到父亲的退伍证,再到儿子戍守网络边疆的迷彩服,“光荣牌”的荣光在三代人手中接续传递。它是党和人民对军人的尊崇,是融入血脉的使命担当,更是传统精神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时代火花——无论是抗洪抢险的血肉堤坝,还是网络空间的代码防线,守护家国的初心从未改变。
这封家书,让我们看见平凡家庭的报国大义,读懂“奉献不是牺牲,而是更深情的拥有”的人生境界。愿这跨越山海的叮嘱,能激励更多青年接过“光荣牌”的接力棒,在各自的岗位上淬火成钢,让忠诚与担当的荣光,照亮每一寸山河、每一个疆界。
盛建伟

望你为“光荣牌”续写新的荣光
王钦:
你好!
十月的风从蒙山吹到天山,想来你胸前的红花已化作肩上的星霜。
昨夜,我和你妈妈又摘下挂在门楣上的“光荣人家”牌匾,仔细擦拭着,不禁思绪翻滚:33年前的初冬,我打起背包走向军营,这“光荣牌”一直光耀着咱家的门楣。令我感到自豪的是,如今,这“光荣牌”有了新的传人。窗外,月色如练,此刻,我的骨血正站在五千多公里外的边关,守护着比月色更辽阔的疆域。
钦儿,你可知道这“光荣牌”的含义——它不仅饱含着党和人民对军人的尊崇,更意味着一名军人的使命和责任。既然穿上这身绿军装,你就应当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用牺牲和奉献为“光荣牌”续写新的荣光。
咱家堂屋的条案上,摆着两件物件:曾祖父的支前扁担和我的退伍证。那条扁担被沂蒙山的雨水浸出深褐色,当年运过军粮、抬过担架;退伍证见证过钢枪与誓言,在原济南军区某部服役期间,我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嘉奖。你从小就在这红色叙事里长大——听你曾祖母讲妇救会熬小米粥的故事,跟我唱《沂蒙山小调》,在孟良崮纪念馆和大青山突围纪念碑前缅怀先烈。这些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火种。
你可知何为“沂蒙精神”的真谛?它不在教科书里,而在你曾祖母纳的千层底布鞋中,在费县老乡推着独轮车送来的煎饼里,在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决绝里。沂蒙老区人民把最硬的骨头种在山岩,把最热的胸膛献给烽火。如今你走向大漠边关,这片土地给你的不是光环,而是钙质——让你在键盘屏幕前,依然挺直沂蒙人的脊梁。
你说你所在部队是“网络空间部队”,起初我这个老兵不甚明白。直到你解释,那是以比特为弹药、以光缆为堑壕的新疆域。这让我想起1998年抗洪,我们用血肉之躯垒沙包;而今你们用代码筑堤坝,守护的同样是万家灯火。
钦儿啊,你当知这片边疆的特别。天山雪水滋养的胡杨,与沂蒙石缝里生长的松柏,骨子里都是不屈。你的战友来自江南塞北,但既然选择了这身迷彩,就要把根扎进风沙里。我当人武部职工这些年,送走数不清的兵娃,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真正的扎根,不是苦熬岁月,而是让生命与使命共生。就像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军营是座大熔炉,我这块铁就是在这里淬炼成钢的。你要学会在集体中磨去棱角,却不可失却锋芒。遇到挫折,就想想咱们村的石匠——他们从不抱怨石头坚硬,只说自己的锤子不够利、眼不够准。对于新兴领域的知识,要有“饿汉扑食”的劲头。尽管我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我至今保持每天读书两小时的习惯,就是不愿被时代甩下。你们年轻人更该如此,让传统精神的钢,与现代科技的焰,在你身上熔铸成新的合金。
你母亲总念叨新疆天冷,担心你受不了。我说,男儿志在四方,心中有火,哪里都是故乡。倒是你要记得,边疆的月与沂蒙的月,本是同一轮月;你守护的网络安全,连着费县小学的读书声,连着老家邻居的电商铺,连着千里之外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日常。
这种奉献不是牺牲,而是一种更深情的拥有。就像我退伍后选择在人武部工作,继续为国防事业尽绵薄之力,看似平凡,却让我觉得青春的热血仍在奔流。奉献者从不会真正失去什么,反而因为融入更壮阔的图景而获得永恒。
记住,无论你守护的是有形疆界还是无形网域,都要带着沂蒙人特有的那股劲儿——石头缝里能发芽,盐碱地上能开花。
我想,你只要做到了这些,咱家的“光荣牌”一定会熠熠生辉!
不必挂念家里。院里你栽的石榴树今年结果格外多,红艳艳的像小小的灯笼。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就像麦田等待春雨,山川等待黎明。
祝
淬火成钢,不负韶华!
老爸:王坤乾
2025年冬于费县
【作者介绍】王坤乾,山东省费县人,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12月入伍,2003年5月转业,现为费县人武部政治工作科职工,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服役期间,他先后履职于军事科学院、济南军区司令部、济南军区工程维护大队、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报社,三期士官。服役期间表现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上级表彰。无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转业后在地方工作,始终结合岗位实际深耕宣传工作,累计在《前卫报》《黄河民兵》《山东国防报》《中国国防报》《中国退役军人》《中国双拥》等媒体刊发稿件1200余篇,连续多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