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龙,1968年5月12日出生,出生在山东省阳谷县郭屯镇王顶村,自学山东大学法律专业。1984年11月—1989年3月在武警河北省总队张家口支队服兵役。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荣获武警河北总队政治部年度新闻报道三等奖。1993年10月至2015年,先后在《鲁西晚报》《鲁西科技报》《校园内外》《领导与决策》《山东法制报》《法治与正义》《公权与法治》《中华法制》等杂志社任副主编、编委、记者、编辑等。2003年1月—2023年先后在中外法制网担任部门主任,后被聘为编委会调研员,2023年底至今被华夏法治网聘为编委会委员。2025年4月至今,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管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出版发行的《诚信山东诚信法治》被聘为法治栏目杂志副主任。
2000年至2002年,利用两年时间编辑出版了《齐鲁精英》上、下两卷,向党的十六大召开献出了一份厚礼。2024年12月31日,被华夏法治网、新山东网评选为“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同年,由于热心帮助贫困群体,慷慨捐赠公益事业,6年来,积极参加华夏法治网、新山东网举办的各项公益活动,被授予“爱心公益大使”“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24日,经考试获得山东省司法厅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从事法律服务至今。
王继龙自从部队退役以来,始终保持退伍不褪色的原则,他用手中的笔在山东省及聊城市各大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稿件,同时也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他的名字自然不须而走,成为鲁西地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人物。
2003年自从结识了“全国第一农民律师”周广立以后,在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人们普遍对法律意识过于淡薄,各种矛盾经常交织在一起,既有社会矛盾,也有民间纠纷,而对如此繁琐的法律问题,老百姓必须拿起法律武器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性格倔强的他毅然站了起来,“投笔从戒”成了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开始了他从社会新闻转到法制新闻这一质的跳跃。同时他的人生轨迹悄然改变走向新的一幕。
2012年冬天,王继龙接到冠县北陶镇一位70岁左右老太太的救助电话,称自己的孙女被柳林镇的一青年,将自己的孙女绑架索要彩礼款,从济南找到捆绑后押回冠县开始非法拘禁。听到此消息后立即与当地公安局领导上报此事,共同和当事人一起驱车赶往柳林派出所,经过五天的找人、调查,把非法拘禁者带到派出所询问调解,最终将被非法拘禁妇女儿童成功解救。
办案依法、遇到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王继龙如是说。
法律工作者十年磨一剑,靠的就是顽强的职业道德和军人雷厉风行的军人工作作风。18年以来,他义务为群众宣传普法及开展法律知识讲座200多次,调解种种民事纠纷260余起,化解无数次矛盾,有效遏止了各种不稳定事态的发展,为当地社会营造出一片和谐蓝天,凡经他手的案子无一例上诉,无一例上访。
基层法律工作者,既是调解员、也是解说员,他要把百姓的法律解决在家门口,现在虽说老百姓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长期积压的法律意识依然薄弱,为了消除隐患,他主动去农村蹲点,他不等不靠主动向前。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只要有需要,他便第一时间准时赶到。当每次调解完一次纠纷,化解一次矛盾后,当事人总是送锦旗,王继龙却说:我要的不是表面文章,只要你们满意,这才是我的追求。为了为农民工讨薪,他曾三上内蒙,两下云南成功为当事人挽回损失近百万。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真正做到了用实际行动把以法为民的服务植到头脑中,落实到行动中。
热心服务基层,加大为群众普法宣传力度,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自己的普法大院,自费购买法律书籍上千余册,无偿借阅,以满足不同人群对法律问题的需求和需要。在村企、学校、敬老院等地方为企业职工贫困户、复退军人、残疾人等开展普法讲座,真正的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老百姓感受到法律顾问就在家门口。他的敬业精神,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受到法律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曾多次被《中外法制网》、《山东法制报》、《天天快报》、《中国网》、《华夏视点网》、《公权与法制》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为普法事业奋斗,终生无悔,作为基层一名法律工作者,要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做一个为振兴乡村奋斗的媒体法律人。在实际工作中,他曾多次遇到过“用法律”无法解决的事,他就利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事情就会事半功倍。他也曾受到过某些人的威胁、恐吓,但他从不屈服,他坚信法律是公正的,既然我做的事情是为百姓服务的,那么我就义无反顾,有生之年,倾毕生精力去为之奋斗。
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任凭风浪起,愿做冲浪人。这就是王继龙做人的行为准则。
送温暖、献爱心、敢担当。新闻媒体法律工作者王继龙自2010年开始开展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救助困难群众以来,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在他的连续6年带领组织下,走进基层乡村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发送慰问金及群众所需的日常用品。走出了一条成功有效的走访献爱心慰问活动,典型经验,被多家媒体网络宣传报道,在阳谷、莘县农村各地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6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值得称颂的是他在2006年冠县东古城镇、河北省馆陶县掀起了为即将失学的优秀学生开展募捐活动并协商学校减免学费及残疾儿童捐款之事,被广为流传。
退役军人、法律工作者王继龙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他凭借良好的文学功底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他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各级当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周边村庄及辐射其它县乡镇村最受群众的尊敬与热爱的“好新闻媒体人、法律好顾问人”。他平凡中的点滴却折射出了耀眼的光辉,他一生的媒体宣传报道及普及法律宣传事迹,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王继龙为民服务之旅,一直在路上。受到了当地政府及老百姓的高度评价和爱戴。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稳定了当地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