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建伟
在邹鲁大地的苍茫山峦间,北朝摩崖石刻静静伫立,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它是时光馈赠的瑰宝,是历史与艺术交织的杰作,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以独特的姿态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邹城北朝摩崖石刻,宛如一部镌刻在山石间的立体史书。当你走近它,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触摸到北朝时期的脉动。那一笔一划,或刚劲雄浑,或飘逸洒脱,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书家的匠心独运。字体以楷书为基,却巧妙融合隶意,既有楷书的规整端庄,又不失隶书的古朴典雅,在方正之间彰显灵动,于刚柔并济中展现神韵。其用笔如斧凿开山,力透石背,笔画间的顿挫转折,似有千钧之力,将北朝时期豪迈粗犷的时代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那宽博大气的结体,犹如天地包容万物,给人以开阔、稳重之感,尽显书法艺术的磅礴气势。
这些石刻的内容,多为佛教经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信仰的虔诚与敬畏。在岁月的侵蚀下,部分字迹虽已斑驳,却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沧桑。透过那些模糊的笔画,我们仿佛能看到千年前的工匠们,怀着对佛法的尊崇,在陡峭的山崖上,一锤一凿,精心雕琢。他们用汗水与执着,将信仰的力量融入每一个字中,让这些经文得以跨越千年,依旧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邹城北朝摩崖石刻更是艺术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险峻的山峰、嶙峋的怪石,是它天然的画布;山间的云雾、四季的更迭,为它增添了别样的韵味。石刻与山水相依,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春日,山花烂漫,石刻在花海的簇拥下,更显古朴典雅;夏日,绿树成荫,它在浓荫的遮蔽下,静谧而深邃;秋日,层林尽染,与石刻的苍劲相互呼应,别具一番风情;冬日,白雪皑皑,为石刻披上银装,宛如一位沉睡的智者,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站在石刻前,我们不禁为古人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所折服。邹城北朝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它用无声的语言,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续写属于我们的文化篇章。
【作者简介】
盛建伟,山东省微山县人,1962年4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研究生学历,参加过对越防御作战,大校军衔。曾任陆军第67军炮兵团放映员,陆军第67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费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临沂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军旗下走来的创业人》《军旅如歌》《沂蒙精神沂蒙兵》《大爱沂蒙》《沂蒙红商》等作品。